西安装修 2016年中国房地产十大并购案

发布时间: 2016-11-22 16:54:02 发布作者: 众易居西安装修网 浏览人数:682

2016 年,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的并购年。这一年就像一条水份充沛的毛巾,随便掐一下,就能掉落十滴。据说,一滴水可以照见太阳。你能照见,这个时代,已经翻天覆地。


1st

老大之争:恒大收购万科9.452%股权

旷日持久的万科股权大战的主角已经换了四茬,第一季是宝能系,第二季是深圳地铁集团,第三季是华润,第四季变成了此前毫无瓜葛的恒大。

11 月 17 日,恒大宣布,此前一周又花了 35 亿元买了一些万科股票,目前恒大持有万科 9.452% 股权,成为万科第三大股东,累计耗资 222.6 亿元。

在过去的三个多月时间里,恒大小心翼翼地买啊买,从 4.68% 一路买到了 9.452%,显然不甘心做一个配角。期间,恒大还在全国房企销售额排行榜上力压万科,成为全宇宙最大地产商。

正如王石所说,万科是「唐僧肉」。只是不知道,到底谁才是孙悟空呢?

2nd

逃生门:万科并购印力96.55%股权

10 月 31 日,万科正式并购了印力集团 96.55% 股权,花了 19.28 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约 129 亿。

印力是一家商业地产公司,前身是「深国投商置」。遍布全国不少城市的「印象城」,就是他们家开发的。

万科主要是开发住宅的,商业地产这块有点薄弱,为了补上这个短板,去年高调宣布跟万达结盟,但很快一拍两散,完全没法尿到一壶,然后直接收购了印力。

另一种说法是,印力是万科管理层的「逃生门」,一旦哪一天华润或宝能或恒大真的控制了万科,印力可能会是万科管理层的另一片天地。有趣的是,十年前,华润花了十几亿把印力纳入麾下;三年前,华润又把它转让掉了;现在,它属于万科。

3rd

国之标杆:安邦收购中国建筑5%股权

11 月 17 日,安邦收购了中国建筑(601668.SH)5% 股权,大概花了 117 亿元。而且,中国建筑的公告说,未来一年内安邦还将会增持。

央企中国建筑是中海的母公司,现在还很难说安邦对中海有什么直接的目的。但是此前安邦已经买了不少大牌房企的股权,安邦是远洋地产、金地和金融街的第二股东,还一度举牌万科买了 5% 的股权,是一个万科股权大战中的重要配角。

在保险业突然崛起的安邦,到底有多厉害?万科在股权大战焦灼之时,发过一份欢迎安邦的声明:「安邦是中国『一带一路』战略的优秀践行者。」

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。安邦曾跑到美国纽约买下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地标建筑——华尔道夫酒店。这幢建筑大概 120 多年历史,安邦花了 120 多亿人民币,大概是一年 1 个亿的节奏。买下十个多月后,我们国家的伟大领袖出访美国,就下榻在那里。

其他很多国家的元首,也喜欢下榻纽约华尔道夫酒店,印度的,俄罗斯的,等等等等。

1896 年,李鸿章访问美国也住那里。当时,美国记者采访他,对美国的什么东西最感兴趣?李大师说:「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 20 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,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。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,能抗任何狂风吧?但中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,因为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,而且高层建筑若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。」

李鸿章连想都不敢想,他在纽约住的那幢摩天大楼,有一天会属于中国。

4th

央企大重组:中海并购中信地产

3 月 14 日,中海正式宣布收购中信旗下住宅业务,对价 310 亿元,将向中信配发 10% 股份,中信将成为中海第二大股东;中海将获取中信在国内 24 个城市的 126 个项目,涉及建筑面积约 2400 万平米,项目总估值逾千亿。

这是中国房地产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宗并购案。两家地产央企整合,企业文化难免有点不同,人事变动也属正常;但戏剧性的是,并购半年多后,中海董事局主席郝建民突然宣布辞职——在他主政中海的三年多时间里,完成了与中信、中建的整合。

自 2010 年国务院下令要求 78 家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以来,地产央企的重组一直没停过,只不过今年更热闹一些而已。特别是地产央企三巨头,保利、中海、华润,越来越不缺故事。

5th

央企大重组:保利收购中航地产

7 月 6 日,保利地产和中航地产共同宣布开始重组。也就是说,保利将收购中航在国内 9 个城市的所有房产开发项目,对价 23.23 亿元。中航从此不干房地产了。

有人开玩笑说,这点钱还没保利买一块地贵。当然,中航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三四线。对于保利来说,这不过是保利顺应地产央企大重组的潮流,小小地收一点货而已。

保利更大的看点在于自身的重组:保利旗下有两个房地产开发平台,即保利地产(600048.SH)和保利置业(0119.HK)。保利置业的规模虽然小一点,但也能排名全国房企销售额 50 强。他们俩怎么整合成一体,才是保利的大结局。

6th

产业新城的风口:绿地收购协信40%股权

11 月 10 日,绿地宣布拟 51.63 亿元收购协信 40% 股权,将与协信老板吴旭并列为第一大股东。

在 2014 年销售额超过万科之后,绿地又被「打回原形」,现在连恒大、碧桂园都骑到绿地头上去了。所以,绿地只能更加卖力地干它的「上天入地出海」(「上天」即建超高层,「入地」即建地铁,「出海」即布局海外项目),这恐怕还不够。

这一两年,跑得最快的是华夏幸福,人家干的是「产业新城」。所以,绿地也得赶点时髦,偎倚一下「产业新城」这个风口。或许,这是绿地收购协信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协信老板吴旭从「里面」被放出来以后,干了一件很神的事情:跟紫光股份、清华控股、同方股份等一众「清华系」企业成立了启迪协信科技城公司,依托清华大学在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资源,在全国各地大力开发产业新城项目。

协信是重庆的房企,曾经把万科旧将刘爱明挖去做总裁,结果刘爱明去了之后,老板就「进去」了,刘只能孤单地守摊;老板「出来」以后,刘爱明就走了,原因是刘被嫌弃把协信的房子卖便宜了,在老板不在的时候。当然,这些都是旧事了。现在的协信已经跟「清华系」混,跟绿地混,完全是一番新天地。

7th

规模的诱惑:融创收购金科16.96%股权

9月 21日,融创拿下了重庆房企金科16.96%的股权,成为第二大股东,花了40亿元,用股票定增认购的方式。

现在,融创正准备派了两名董事进金科董事会;双方还开始在项目层面展开合作,比如在金科花了 4.9 亿元参股融创南宁项目 49% 股权,并提供 13 亿元担保。

融创图什么?有人说融创在豪赌重庆地价升值。今年重庆最得意的一件事是房价不涨,但这一次融创恐怕要赌对了。

2014 年,为了成为重庆销售冠军,融创年底通过 1094 次撤销网签信息,来虚增了十几亿的销售额,如愿。现在,融创成了重庆地头蛇金科的第二大股东,恐怕不需要这么做了。

或许,融创拼命玩收购,还是为了做大规模。融创一直想超越万科,结果万科已经被恒大超越了。怎么办呢?现在的恒大,不是好惹的。

话说回来,重庆这座城市的房企真是有点怪,最厉害的龙湖,早就把总部搬到了北京;新近成名的东原,正要把总部搬到上海;还留在重庆的协信,被绿地收走了 40% 的股权;还留在重庆的金科,被融创做了第二大股东。这就是重庆房企四大金刚的故事。

8th

房地产之困:融创收购融科

9 月 18 日,融创宣布收购联想控股旗下的融科智地,作价 138 亿元。此次交易包括融科 42 个项目股权及债权,位于北京、天津、重庆、杭州等 16 个城市,未售面积约 730 万平方米。

在几乎举国都在声讨「房地产掏空了实体经济」时,联想没有关掉工厂,而是关掉了房地产。

2016 上半年,房地产销售额仅只占联想控股总收入的 3.3%;房地产的净利润仅贡献了 3.65 亿,同比大跌 75%。

9th

满溢的流动性资金:中民投收购亿达 53.02% 股权

11 月 18 日,大连房企亿达中国(3639.HK)公告,中民投已收购亿达中国 53.02% 股权,拟全面要约收购亿达中国。

中民投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公司,对房地产的兴趣不是一天两天了。2014 年 11 月,中民投 248.5 亿拿下上海外滩地王,当时大伙儿差点都被吓傻了。当时,整个竞价环节仅用时一分钟就闪电成交,溢价率仅 0.2%,楼面地价 35392 元/平米。现在看来,他们赚大了。

至于收购亿达,恐怕也是看中「产业新城」这个风口。大连这座城市也有点好玩,出了一家万达,干的是商业地产;名字比万达还要大一万倍的亿达,干的是产业地产。

10th

金融之战:恒大收购嘉凯城 52.78% 股权

4 月 24 日,恒大宣布收购浙江国有上市房企嘉凯城 52.78% 股权,耗资约 36 亿,成为嘉凯城的控股股东。

差不多半年后,恒大把那些股票几乎全部给质押掉了,一共 9.52 亿股,恒大只留了 2 股未质押,当天的股价是 8.9 元,2 股就是十七块八毛钱,够买一个盒饭。这一把,恒大差不多就可以套出 40 多亿。

嘉凯城不过是恒大的一个金融工具,或者说,是一只羊。

当时,恒大入主嘉凯城时,很多人以为这是恒大想要借壳在 A 股上市的节奏;结果,恒大又去撩拨了一下另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廊坊发展(600149.SH),四度举牌,成了第一大股东,但这还是恒大要的壳;直到深深房(000029.SZ)浮出水面,才知道恒大要借的是这个壳。

恒大已经不是房地产开发公司了,恒大已经是一家彻头彻尾、彻天彻地的金融公司。

更得意西安楼市装修资讯请看众易居装修网。


声明: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提及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